“建議加快構建標準體係,推動國際標準互認,這樣有利於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上與其他國際烈酒產品公平競爭。”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酒傳統釀製技藝第23代傳承人曾娜帶來了非遺傳承與保護、白酒國際化以及電商平台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麵的建議。
其實,白酒產業的轉型升級正成為酒企全國人大代表的熱議話題。作為瀘州老窖濃香700年曆史的書寫者之一,這位出身於釀酒世家、從窖池邊成長起來的非遺傳承人,將目光聚焦於中國白酒文化的傳承與國際發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 建議加快推動中國白酒聯合申報世界遺產進程
中國白酒擁有千年曆史,其傳統釀製技藝承載著獨特的文化基因。
截至2025年,全球已有21個酒類項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主要集中在葡萄酒原料產地,其中有10個酒類項目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中國白酒仍無一上榜,這一現狀與白酒作為“世界六大蒸餾酒”之一的地位極不匹配。
在曾娜看來,隨著中國白酒老作坊再次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應該順勢加快中國白酒聯合申報世界遺產的進程。
一方麵加快構建標準體係,推動國際標準互認。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和單位聯合規劃建設與國際接軌的、完整的、安全的標準化體係,以實現白酒在國際市場上開展國際貿易時能夠做到“有據可查”“有理可依”。
另一方麵,建議行業有關組織和機構整合行業協會與企業資源,白酒企業也應提高白酒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申遺”的法律意識,共同加強對中國白酒傳統釀製技藝的研究與保護,進一步推動其傳承發揚。
同時,麵對“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趨勢,中國白酒也需要廣築宣傳平台與渠道。她建議有關部門和單位在對外交流活動中,可聯合白酒企業強化品牌傳播和形象塑造,提高白酒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關注度。
白酒出海仍麵臨挑戰 建議推進建立國際化統一白酒認證標準
當下,存量競爭時代,要尋求新市場的新增量,白酒國際化已成為中國白酒企業的必選題。
在2024年的上海酒博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曾表示:“讓悠久深厚的中國酒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是中國白酒國際化的首要任務,也是行業努力的方向。”
不過,中國白酒的國際化道路仍任重而道遠。近年來,在中國白酒出海中,關稅、標準、文化等都是頻頻被提及的問題。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白酒共向95個目的地市場出口,白酒在出口酒總額中占比51%,全年出口額為9.7億美元,同比增長20.4%,中國白酒作為“世界六大蒸餾酒”之一,近年出口量僅占全球烈性酒出口總量2%左右。
曾娜說,中國白酒出海仍麵臨國際標準缺失以及出口運輸和政策等方麵的限製和挑戰。為進一步推動白酒國際化,她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推進建立國際化統一的白酒認證標準,讓中國白酒在國際上獲得合理的分類和身份定義,以實現白酒在國際市場上的公平競爭;同時建議由國家有關部門牽頭,爭取酒類國際貿易的政策支持。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r4q5z.conwaygroupjobs.com/6eehi6/7.html
有话要说...